職涯發展卡關了?追求自我成長,你可以更有方向

Ian
Aug 11, 2022

--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職場能力的各種面向,但有時在學習成長的路上,卻好像身處迷霧之中,不知道可以往哪裡前進才是對的?

今天來聊聊成長的面向,我們總說要成長、要學習、要踏出舒適圈,網路上搜尋職涯發展、個人成長可以找到成千上萬篇文章,看來看去好像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具體有哪些方向呢?

廣度:從各種經驗中開拓視野

若以人才發展常講的T型人才、π型人才來說,廣度指的就是橫向的發展,增加廣度有助於跨部門的溝通,讓你理解其他單位的基本職能,在技能學習上也將不同的「點」連結成「線」,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知識網絡。

可以從以下幾種方式來訓練廣度

閱讀:閱讀可以說是提升廣度最有效率的方式,到書局或博客來隨便找一本有興趣的書,即使只是翻閱前言或大綱,相信都能汲取到一些新觀念。對擴大知識圈來說,「泛讀」是最快的捷徑,例如過去不懂天文學,隨便看一本天文科普書,你也能基本了解銀河系的歷史;對星象占卜一竅不通,隨便找一本塔羅或紫微斗數教學,也能略懂其原理。

這個階段不是要你成為專家,而是擴大知識領域,當你認識的東西越多,越有機會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在與陌生人交流時,也有更多共同話題來創造連結。當知識累積的越來越多,有時會發現某些新觀點其實也是舊觀念的延伸,掌握基本原則在學習上便能舉一反三。

參加研討會、講座:能被邀請演講的主講者通常是在某個領域有突出表現的佼佼者,把個人的精華濃縮在一兩個小時的講座中,有些講座還有Q&A的環節,你可以提出埋藏心中許久的問題,或是其他人也可能提出自己沒想過的問題,哪怕只要其中一個點能帶來啟發都非常值得。

雖然參與講座有益無害,但對於講座類型還是應該篩選適合自己的。舉例來說,自己對人工智慧有興趣,但完全沒有任何背景知識,若是直接參加「探討深度學習於影像辨識之應用」這種主題的講座,想必整場聽下來還是一知半解。

因此,若是已有一定背景知識、想了解未來趨勢、其他應用的人,可以參加較專業性的講座,一來自己已經有相關背景,講座中提到的專有名詞、domain knowledge能較快吸收,聽講座才能學到東西。

反之,若非技術領域,而是「如何提升英文聽力」、「如何做好生涯設計」這種比較大眾取向的講座則沒有限制,而且這種講座的主講者,通常有其解決該領域問題的思考架構,可以幫助你突破原地打轉的困境。

市面上有非常多管道可以找到「免費」講座:

例如科技業相關人士,可以搜尋自強基金會,裡面有不少專業領域或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講座。

一般議題例如英文能力培養、職涯發展等,搜尋Accupass活動通TibameHahow等線上課程平台,常有針對某主題的免費直播。

跨領域學習(包含工作以外的活動、不同人交流)

例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負責新產品開發,當時需要跟公司內幾乎所有單位打交道,包含業務、研發、財會、實驗室、IT、製程、生產管理、品保、生產線…等,對外也會到供應商、客戶端開會。

當時的經歷讓我可以大致了解公司內每個部門的功能,也了解供應鏈上下游的關係,對我後來理解產業趨勢、擔任偏顧問性質的工作都有很大加分。

鼓勵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從了解職務相關的其他人在做什麼開始,藉此了解自己工作的上下游關係,對本身工作執行也會有幫助。

廣度的提升,對於擔任主管職、顧問類型角色、專案經理角色、經常需要跨部門溝通、經常須面對陌生議題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自我學習方向。

深度:成為領域專家

領域專家Subject Matter Expert/Domain Expert,意指精通某個領域的專家(好像在說廢話)。

要成為領域專家通常需要一定時間的經驗、夠硬的技術,你可以觀察看看組織內部有沒有一個人,若是主管遇到棘手狀況一定會請教他、有他在就覺得很安心,也可能擔負輔導新人的責任,這個人應該就是領域專家了。

要成為領域專家有幾個方法:

深入研究:工作一段時間上手之後,許多任務往往變得不需太多思考即可完成,但我們其實很少深入探究職務內容背後的理論基礎。

例如生產線單位可能習以為常每天上班就是追料追產出,但應該很少人會去想為什麼每天的產出量要這麼設定,為什麼生產線裡會有許多標示、為什麼工站劃分要間隔120公分…等。但是若能與主管、其他部門工程師詢問,或許就能理解背後的工程手法、生產線規劃原則,當理解了這些之後,你就能依據經驗也提出自己的見解,長期下來對於生產線的管理會懂得更多眉眉角角,也能逐漸成為主管倚重的角色。

或例如財會單位經常需要比對帳目是否相符,除了枯燥的數字比對之外,更深入一點可以來看這些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反映在公司財報會是如何、這筆支出影響到多少EPS。

資料分析單位需要建立分析模型,平常可能是直接套用套件,也可以思考為什麼這個問題使用隨機森林而那個問題使用類神經網路、為什麼這個模型求解用SGD那個模型用ADAM…。

深入研究其實說穿了就是保持好奇心,對工作上的例行事務不斷問Why,了解這個工作存在的原因,也能了解可以用什麼方式讓工作更有效率。這些小小的改變日積月累下來,就是培養自己成為領域專家的不二法門,讓自己是「累積了十年的經驗,而不是一年的經驗重複十次」。

從輸入變輸出

初入某個職務時,我們通常會需要大量的教育訓練,不斷的吸收吸收,直到能獨當一面,但有時被指派去輔導新人、或是將自己的觀點闡述給其他單位時,往往會發現講的卡卡的,這是因為我們很習慣輸入、但不熟悉怎麼輸出。

教人是學習最快的方式,因為教學的過程,需要將許多概念化繁為簡,並用淺顯的例子講解給新人聽,若非自己完全搞懂背後原理是做不到的。

我非常建議在職者每半年~一年,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表,並且可以製作簡報將自己的知識記錄下來,在製作簡報的過程,能逼迫自己絞盡腦汁去思考原理,並轉化成有系統、有結構化的方式表現出來,當哪一天有面試機會時直接將簡報檔show出來,自己能力的展現一覽無遺。

寫部落格也是練習「輸出」的好方法,許多似懂非懂的概念,真的要打字時才發現腦海中有許多空洞,可以趁機補齊知識盲點,對於工作發揮、未來跳槽都有極大幫助。

高度

俗稱「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等等,這篇文章不是要你「領工程師的薪水,操執行長的心」,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對自己的成長也是有利的。當接到任務時,試著從主管、更高一層、更高一層角度看事情,往往會發現「換個職位換一個腦袋」的正面意義。

試想一個情境:

主管要你籌備一個過去沒辦過的活動,需要跟許多單位溝通了解作法。剛接到任務的你除了唉聲嘆氣,可以想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好處是什麼,可以參考之前寫的另一篇文章專案規劃、解決問題的第一步:5W2H來釐清任務需求。

你可能會發現,主管要辦這個活動,是為了滿足更高層給的KPI目標;更高層訂這個KPI目標,是因為今年營運方式轉變,希望能踏入新市場接觸新受眾…

當你能夠站在主管、更高層的角度看事情,你的工作動力就不只是把這個活動如期辦好,而是為了公司進入新市場而努力,在籌備過程也能提出你的創意想法給主管或高層,告訴他們你的做法對進入新市場也有加分效果。

發現哪裡不同嗎?你從為工作而做,變成為目標而做,為了達成一個遠大的目標,你會更有動力、想方設法達成。

你可能會覺得,我一個月才領多少錢,需要這樣以公司目標為己任嗎?做好這件事又不一定能加薪blabla…。沒錯,但能做出讓高層滿意的表現,也才有未來加薪的本錢,退一步說,你希望寫在履歷表上的是「完成活動籌備」還是「推動公司進入新市場,帶來至少$100M營收」?這些若不是理解主管與高層的策略方向是沒辦法憑空生出的,哪個更能幫助你站上更高的職涯舞台?

若是沒機會接到大任務怎麼辦?其實平常參與活動、會議時,想想若自己是負責人會怎麼做,即使你是會議的參與者角色,也可以想想若你是主持人,會怎麼做好這件事情。

學習「當責」即是讓自己格局放大的最好方式。

模範對象

擁有模範對象也是培養高度的好方法,觀察在職場上是否有你很崇拜、值得模仿的對象,看看對方平常是怎麼待人處事、處理工作,面對難題時思考脈絡如何,對方或許有些壞習慣是你不喜歡的,只要專注在你想學習的部分即可。

若工作環境沒有值得學習的對象,透過LinkedIn、Medium、臉書社團等,或許也能連結到你崇拜的人,觀察他的職涯歷程、PO文、技能樹等,都能幫助你節省摸索碰撞的時間。

廣度、深度、高度的學習與歷練,都不是一蹴可幾,同時想要全面提升也是不太可能的。

若你對於探索未知、希望與任何領域的人都能聊上幾句,可以先從擴張廣度開始。

若你希望成為技術大神、該領域任何難題都難不倒你、甚至可在專業論壇回答其他人提問,往深度前進最能滿足你的求知慾。

若你希望看清職場運作的「局」,了解商業運作背後的邏輯與角力關係,從高度著手會更加適合你。

--

--

Ian

Write about Project Management / Lean Six Sigma / Career Development / Data Science